网站地图site map

集团简介
集团简介
发展战略
集团架构
董事长寄语
发展历程
集团视频
产业服务
培训服务
咨询服务
资本对接
资源整合
师资团队
会员单位
新闻资讯
政策法规
行业动态
集团新闻
下载专区
资料下载
文件下载
通知下载
人才战略
人才理念
招聘信息
团队风采
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路中铁创业大厦B座8层

电话:010-56916269 |传真:010-56916221

邮箱:297545800@qq.com

          

重磅!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权威解读!

发布日期:2023-02-15 浏览次数:655

2月13日,新华社受权播发了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,也就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


中央文件.png


这是新世纪以来,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,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,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。


一、文件起草背景如何?


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,有效应对多重挑战,稳住了农业基本盘,夯实了三农压舱石,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了基础支撑。


1.粮食生产再夺丰收。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、增产74亿斤,再创历史新高,大豆和油料扩种超出预期。


2.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。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优化完善,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强化落实,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,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


3.农民收入稳定增长。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大台阶,达到20133元、实际增长4.2%,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.2和2.3个百分点。


4.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扎实推进。乡村产业发展壮大,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,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改善,农村改革深入推进,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。



二、文件主要内容有哪些?


文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,聚焦乡村振兴主题,注重长短结合,突出“短实新”特点。


全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。


文件包括9个部分33条,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、促振兴、强保障守底线就是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、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


促振兴就是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,扎实推进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。


强保障就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强调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,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



三、如何加快农业强国建设?


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,要注重方式方法,把握好时度效。


1.准确理解三农工作布局。建设农业强国,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脉相承,目标一致、过程统一。


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,做好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衔接,重心不变、主题不换、频道不调,保持工作连续性。


2.加强统筹规划。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,做好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。


同现有规划相衔接,也不能完全另搞一套,明确路线图施工图,扎实有力推进,既衔接又创新,搞好这么一个规划。


3.突出实绩实效。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解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、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上,落到一件件具体民生实事,甚至包括一些关键小事上。


久久为功,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

四、农业农村领域,在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,有哪些政策亮点?


第一,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主要包括三块:


(1)政府投入。强调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,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,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,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。

(2)金融投入。主要是用好再贷款再贴现、差别化存款准备金、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,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,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。


(3)社会资本投入。这方面要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、社会投入联动机制。


第二,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。


一方面,着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,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,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,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等。


另一方面,引导城市人才下乡。


第三,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,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机制。


1.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。


2.完善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机制。


3.建立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制度。


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。


五、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都有哪些?有哪些政策利好助力农民增收?


1.稳定就业增加一块。2022年,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.96%,这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。


我们将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,提高就业技能,增加就业岗位,创造就业机会,稳定农民工就业。


目前,我们调查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在省域内就业,超过一半在县域内就业,要顺应这种趋势。


发展比较优势明显、带动能力强、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,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。


2.经营增效提升一块。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.63%,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。


我们将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,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,共同增收。


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,通过提供代耕代种、代管代收、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,带动小农户实现节本增效、提质增效、营销增效。


3.财产收入挖潜一块。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.53%,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。


我们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扎实搞好确权,稳步推进赋权,有序实现活权。


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,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,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。


4.转移收入拓展一块。转移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.88%,是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、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我们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,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,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。


筑牢社会安全底网,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
六、中央一号文件,对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的具体部署有哪些?


从美丽乡村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。突出强调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,既要塑形也要铸魂,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,实现乡村由表及里、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。


一手抓硬件建设,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。


1.规划引领机制。适应城乡格局、乡村形态变化,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,集中力量先抓好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


2.风貌引导机制。把原生态乡土特点彰显出来,把现代化生活元素融入进去,确保乡村既有空间完整性和设施现代性,又有历史纵深感和时代痕迹的“年轮”,留住乡风乡韵乡愁。


3.农民参与机制。尊重农民意愿,建什么、怎么建、怎么管,多听群众意见,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。


一手抓软件建设,着力塑造人心和善、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。


我国自古以来崇尚“和”的理念,农业生产讲求得时之和、适地之宜,农村生活讲求人心和善、以和为贵,村落民居讲求顺应山水、和于四时。


要把“和”的理念贯穿乡村建设始终,滋润人心、德化人心、凝聚人心,确保农村人心向善、稳定安宁。


1.整合载体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。完善网格化整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,把积分制、清单制等行之有效的抓手整合起来,把各部门的力量统筹起来,提升乡村治理效能。


2.创新抓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从农民需要出发,从农民喜好着手,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、体现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。


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通过制定规范、强化村规民约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,狠刹不良风气,努力成风化俗。

返回上一页

上一篇: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

下一篇:陷入违规?PPP项目专项整改期间,库外特许经营又起风波!